11-14-2015

深秋時節,銀杏葉整齊地變了顏色,一株株銀杏樹都妝點成美麗的金黃色,此時也是銀杏種子──俗稱白果──成熟的季節。

曾在書中讀過日本的孩子到神社的銀杏樹下撿拾銀杏,看得我欣羨不已,可惜在台灣沒見過銀杏樹。

搬來 Lincoln 的第二年,我就在市中心街道及Nebraska大學校園裡發現了幾株銀杏樹。由於銀杏樹是長在繁忙的交通要道旁,我不好意思在人來人往的情況下收集銀杏,因此總沒有去撿拾。

今天我要到 Sheldon 美術館去為孩子們做導覽。在校園裡步行時,不經意間發現路上飄落著金黃色的銀杏葉。回頭四處找,原來蘇小妹的辦公室旁邊就有三株老銀杏。等我到了美術館,我又發現美術館旁有一株更大的銀杏樹。經常在這裡出入了三年,我竟然都沒有發現。

有了空,我就拿一個塑膠袋跑到樹下去檢銀杏。

銀杏的果實外表很像杏桃,果實裡面的種子就是可食用的白果。銀杏果肉聞起來像是發臭的奶油,我忍著臭味徒手把果肉捏爛剝開,取出白色種子。

書中描述到,在神社撿銀杏的孩子們身上沾到銀杏味被朋友嘲笑臭的情景。雖然我早有心理準備,到得實際執行的時候,還是覺得比想像中臭。

在我收集銀杏時,有一隻小松鼠也在樹下吃銀杏。我不管,依舊悍然收集銀杏,牠自忖搶不過我,張望一陣,心不甘情不願地跑掉了。跟準備過冬的小松鼠爭食,保護動物協會的人若知道了,應該會大力譴責我。

收集了一堆帶殼的白果後,我拿進女廁,在洗手台用大量的水沖洗掉殼上殘餘的果肉,去掉了大部分的臭味。

饒是如此,當我把洗淨擦乾了的白果拿進蘇小妹辦公室時,平時嗅覺不甚靈敏的他吸吸鼻子,問:「這是甚麼奇怪的臭味啊?」

我把收集半天的戰利品展示給他看。從未聽說銀杏可以吃的他是又緊張地問:「你確定這是可以吃的嗎?」

我振振有詞地說:「你不懂啦!白果是很珍貴的藥材跟食材,吃了有很多好處,在以前可是進貢給皇帝的貢品耶!」

為了讓他放心,我上網 Google 半天,確定我撿的銀杏果是可以吃的。只不過我也查到了,本草綱目記載:「白果小苦微甘,性溫有小毒,多食令人腹脹。」

銀杏雖具有諸多神奇的功效,如:減緩老化、幫助記憶、溫肺並化痰止咳等,卻也帶著微毒,若吃太多有可能會引起頭痛、腹脹等不舒服的症狀。一天的安全食用量大約是十至二十顆左右。

白果有許多吃法。可以去殼燙熟後與肉類蔬菜一同烹調;煮成甜湯,例如有名的白果腐竹糖水;加入飯鍋中煮什錦飯;或者單純烤或蒸熟沾鹽吃。

我把帶殼的白果用烤箱略為烘烤。加熱後,腐壞的奶油味不見,轉變成一股特殊的香氣。

我端出來和丈夫剝了殼吃。這是一道很好的茶食或下酒菜。連對野菜野果總是心存疑慮的丈夫吃了也讚不絕口。但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或是體質不合,他吃後覺得嘴唇有點麻。而我每天吃10 顆,連吃了一個多星期,雖沒有立即感受到銀杏神奇的功效,人倒是一點不舒服的感覺都沒有。

第一次烘烤白果時,烤太多吃不完。隔天吃冷掉的白果非常苦,難以入口。我實驗性地放進微波爐裡加熱約30秒,苦味不見,又恢復成跟剛烤出來時差不多一樣美味。

自二十歲左右從書上讀了撿銀杏這回事,時隔二十多年,我終於能夠實際體驗,玩得很開心。同時,我自己撿拾新鮮白果,享受了這秋天的當令美食滋味,也滿足了我的味蕾。真可以說是「書中自有山珍味啊!」

IMG_3704.JPG

銀杏葉轉變成金黃色。

IMG_3736.JPG

銀杏果實落了滿地,秋意濃。成熟的果肉很柔軟,用手一捏就可以取出種子。

IMG_3808.JPG

左:洗乾淨果肉厚的銀杏種子──帶殼白果。右:敲破硬殼後的種子。中:用水沖洗就可以很容易去除薄皮。

IMG_3825.JPG

白果帶殼烘烤後,裡面的果仁變成美麗的綠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茄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