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09-26-2013

去年的今天,我拖著一只大的一只小的行李箱來找蘇小妹,本想待一個多月就回台灣,卻提早結了婚就此在 Lincoln 定居。今天正好是滿一週年。(蘇小妹說: 應該不算吧,妳四月時自己回娘家待了一個多月。覺得他很掃興,我決定不予理會。)

一週年了,過往台灣生活的林林總總、以及在美國生活的點點滴滴,不覺湧上了心頭。 (不知為何,人們在週年這種時間點總會特別有感觸。)

婚前在台灣生活的幾十年,我的生活習慣及外表都像是個崇洋媚外的人。

外出的衣著:么妹出國旅遊時幫我買的歐美品牌 (她是咱家唯一的敗家強人,品味又比我好太多,總是能幫我找到CP值超高的戰鬥服)。

言行:平時和同事、朋友以拗口的英文名字相稱;說話愛中、英夾雜 (在 IT 產業待久了,每個英文術語若都要翻譯成中文會很饒舌而且沒有人聽得懂我在講甚麼)。

影視娛樂:不看韓劇、台灣綜藝節目、連續劇。偶爾看日劇;愛跟外國影集;很少看國片、港片;對美國院線片如數家珍;很少聽中文歌。

飲食:早餐堅持一定要喝英式紅茶;喜愛歐式麵包 (不喜歡台式麵包軟軟的口感), 下廚不太會煮蔥薑蒜一堆的台式料理,喜歡煮義大利麵、拌沙拉。

如此做作的例子還有很多,也不一一列舉了。

跟蘇小妹相識沒多久,我就很平靜的接受了我未來餘生會是在美國終老的這件事。我以為,像我這樣喜愛歐美事物的洋派人,在美國生活應該沒甚麼大問題。只不過換個地方宅罷了。就連公公提醒我:Nebraska 不是加州,華人很少,生活會不方便喔。我也不是很放在心上。

等來到美國之後才明白,我的骨子裡其實是個不想離開台灣的不折不扣台妹。離開台灣除了要揮別朝夕相處晨昏歡笑的家人、一起把酒談心一起大笑大罵的好朋友們,我還必需和熟悉的風土文物說再見。

在這裡,我想念著正港的台灣啤酒;在牛肉比豆腐便宜的牛排控天堂裡,我想吃臭豆腐;打開電視,看到我在台灣時愛看的影集,我內心偷偷抱怨:為何沒有中文字幕? ;早餐啃著又乾又硬的麵包,我想念著台灣麵包店剛出爐的仿歐式麵包;吃到美式炸雞塊,我好想念路邊攤的鹽酥雞 (突然發現我的鄉愁大部分是繞著食物打轉) ;逛著這裡的書店,我想念著誠品裡面豐富的中文書籍及吸引人的文具。

搬來沒多久就是冬天,在寂靜地飄著雪的寒冬裡,我雖然不適應,也平靜地度過了前半年。為了能更加融入在地的生活,這學期我到 UNL 選了課,當起老學生。我必須承認,這兩個月來,我對這裡的了解,遠遠大過於上課前的那一大段時間。忙著預習功課、寫作業,雖然讓我的悠閒時間減少,相對地讓我對於美國政治、經濟、社會的許多議題,有了更深的認識。上課時間辛苦地聽著教授講課,聽著同學紛紛發表意見,慢半拍的我總是很難插上話,還因為壓力導致腸胃不舒服。

回憶起歷史上的今天 (也不過就去年的事而已),我在這一年受到文化的衝擊比我當初預想的還要大得多,因此我的思維、生活方式也自然地跟著改變。雖然還是很想念在台灣過慣了的生活,在鼓起勇氣離開舒服的殼之後,我反而變得更有自信。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可以像在台灣一樣自在的優游在這片新大陸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茄子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