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7-2014
Lincoln 的氣候是大陸型氣候,四季分明。才度過寒冬不久,享受不到兩個月的溫暖春季,氣溫沒預警地就突然就飆高起來,午間經常達到華氏 90 幾度 ( 攝氏 30 多度 ),看來,炎夏的腳步到了。
在熱得讓人頭暈腦脹的熱浪裡,我聽到了一陣清脆的鈴響。聽到那鈴響聲,蘇小妹的精神也來了,告訴我:「那是冰淇淋車。」
從來沒見過冰淇淋車,既心動又感到新奇,我衝到門口,打開門便看到裝飾得很活潑生動的冰淇淋車從家門前迅速經過。快得讓我想招手叫停都來不及。蘇小妹跟著探頭出來,搖頭:「車開得這麼快,怎麼做生意呢?」
對於錯身而過的冰淇淋車,我有點惋惜,悻悻然地關上門縮回屋子 。我卻突然想起了以前在台灣時,家附近巷弄裡鑽來鑽去的賣芋頭冰車。
小時候,在空氣凝滯不動,彷彿向空中揮揮手便會滴出水的炎熱下午,常常聽到台語卡帶廣播:「來喲~好吃的草湖芋頭冰來哟~」以及「土窯雞、蒜頭雞」,跟著會有一輛發財車緩緩從家門前駛過。我總覺得老闆的市場策略很奇怪,為什麼要把冰跟熱騰騰的雞一起賣呢?好不搭嘎的組合。
小時候爸、媽不讓我們小孩養成吃零食的壞習慣,也不會讓我們招呼發財車停下來買芋頭冰或雞,因此,對我們來說,這發財車帶來的不是「好吃的芋頭冰」,而是想吃卻吃不到的氣惱。
悶熱的暑氣蒸騰中,再聽到這重複又重複且不算悅耳的廣播,酸葡萄的我會更加一肚子火,想打開窗戶大吼:「廣播關小聲一點,吵死人了!」
後來年紀越來越大,漸漸地,我很少聽到這「草湖芋頭冰」的叫賣聲了。
成年了的我們,對於父母不讓我們吃零食的禁忌,也很早就打破。能夠自由自在大啖零食的我們,反而會有一種吃膩了的感覺,小時候偷吃零食的新鮮刺激之情,已不復存在。
話說到前年我還在台灣時,有一天下午和阿爸在一起,聽到了許久未聽到的廣播聲:「來喲~好吃的草湖芋頭冰來哟~」、「土窯雞、蒜頭雞」( 老闆也太厲害了,這廣播可以用了幾十年不換 ),阿爸心血來潮,突然要我把車子攔下來,去買一盒綜合口味的芋頭冰。
我興沖沖地攔下發財車,買了一盒冰回來,有股終於圓了小時候願望的激動感。
打開保麗龍盒子,裡面是一方塊一方塊的小包裝芋頭冰,我跟阿爸各選一塊吃起來。
咬了一口芋頭冰,我有一種淡淡的惆悵感:已經吃過很多美食,嘴也養刁了的我;這芋頭冰對我來說,不再是我小時候想吃卻吃不到的美味了,甚至可以說是不太好吃。
吃冰很快的阿爸解決了一塊,又拿起保麗龍盒對我說:「要不要再吃一塊?」我心情很複雜的點點頭,選了一塊 ( 已經花錢了,怎麼可以浪費 )。
我因錯過冰淇淋車,又想起芋頭冰的往事,嘆口氣,告訴自己:「下次手腳要俐落一點,一定要成功攔下冰淇淋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