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綠草茶室閒話 (309)
- Sep 27 Sun 2015 06:17
蝦米醬燒秋葵
- Sep 25 Fri 2015 02:46
結業式
09-15-2015
雖然我對藝術一竅不通、英文程度算普通,去年也憑著一股樂天的蠻勁參加了 Sheldon 美術館導覽員訓練,以期有一日能成為獨當一面的導覽員。
美術館每年八、九月期間會有一段每週兩次共計八週的密集訓練,通常經歷這樣密集的訓練後,新加入的菜鳥也就差不多可以畢業,等通過考核後,就成為正式的導覽員。
- Sep 17 Thu 2015 09:53
自然的天性
在這裡,一年當中適合人們在戶外自由活動的時間大約只有半年。因此在這一段時間裡,只要有時間、天氣許可,我們都會忙不迭地往戶外跑,或是忙著找個公園野餐,或是放風箏、玩飛盤,又或者是單純地散步攝影,捕捉季節的風景,總之,是一定要好好地把握。
今天,風和日麗的上午,我們開車去 Pioneers Park。在途中,我們見到一隻老鷹在颯爽的秋風裡悠哉地滑翔,牠強壯的翅膀平穩地伸展開,一動也不動,像個美麗的大風箏。
很多風箏喜歡裁剪、繪畫模擬成老鷹的形狀,如此看來,果然是有道理。
- Sep 10 Thu 2015 10:45
秋原漫步
09-02-2015
星期天清晨,蘇小妹及我到附近的 Spring Creek Prairie Audubon Center 散步、攝影。這裡是個私人基金會運作的自然保育區,在大約六百英畝的土地上,復育 Nebraska 墾荒前的大草原時期植披。對大眾開放,我們可以自由地觀察在原野中生活的野生動、植物,是一個遠足及攝影的好地方。
這個周末Lincoln 依舊炎熱,最高溫將達華氏99度(攝氏37度)。雖然如此,我們一進入草原區,便感受到了濃濃的秋意。
- Sep 07 Mon 2015 05:24
UNL Women's Club Welcome Tea 歡迎茶會
09-02-2015
介紹我參加 UNL Women's Club 的前輩 Chris 前幾天提醒我,9月2日是歡迎茶會的日子,她還主動提議要開車來接我到會場。我開心地答應了。
雖然已經參加 UNL Women's Club 一年多,我很少參加活動,只去過咖啡廳喝咖啡的社團「Newcomers & Friends」的聚會四次。像這樣全員參加的大型活動則是第二次參加。
- Sep 06 Sun 2015 07:07
一顆好奇的心
08-30-2015
上午蘇小妹在院子裡除野草,除了一會,他走進來對我說:「我們屋子旁的接骨木樹今年結了很多果實呢!妳要不要出來摘?」
我本來已經放棄採收今年的接骨木果實,聽蘇小妹這麼說,又心癢難耐起來,便拿著濾水籃走到接骨木樹前。
- Sep 02 Wed 2015 23:12
執子之手
08-24-2015
今天的 Sheldon 訓練一開始便要每位導覽員輪流表達在 Sheldon 美術館裡自己最喜歡的藝術品。大家紛紛提出個人最喜歡的作品,有些人選畫、有些人選雕像,也有一兩個表示無法選擇的,而我則選了日本藝術家 Jun Kaneko 金子潤的作品「Blue Face 藍首」。90 歲的 Phil 很遲才進來,他成了最後一個發表意見的壓軸。他慢條斯理地說:「在 Sheldon 美術館裡面,我最喜歡的藝術品是我妻子 Barbara。」
大家七嘴八舌地稱讚老 Phil 厲害,作得好!懂得在最佳時機示愛的好傢伙!
- Sep 02 Wed 2015 01:59
來自故鄉的滋味
08-22-2015
Sheldon 的導覽員 Katherine 請我為她來自台灣的朋友作一趟 Sheldon 美術館的導覽,時間在這個星期六。我一方面覺得對我來說這是很好的練習;二方面我渴望聽聽台灣腔,想見見來自故鄉的人們,便一口答應。
星期六上午在 Sheldon 美術館見到來 Lincoln 旅遊的潘,她一見面便拿兩包台東產的柴燒鳳梨乾送我。在粗枝大葉的美國中部待久了,我都已經忘記台灣的送禮習俗,有點措手不及。但是看到這樣貼心的禮物,又讓我開心地緊握在手上。
- Aug 31 Mon 2015 21:20
暑假後的第一次訓練
08-17-2015
雖然 UNL 的開學日是下個星期,Sheldon 提早結束為期兩個多月的暑假,今天就開始訓練。在 Sheldon 美術館大廳,兩個多月不見的導覽員們彼此熱絡地打著招呼。看著多是已退休的老先生、老太太們像第一天開學的孩子們一樣興奮地聊天,問彼此:「你的夏天如何?」並忙著分享彼此的夏天,實在是很有意思。
其實我也是其中聊得最興奮的人之一。
- Aug 18 Tue 2015 03:12
夏日時光
08-13-2015
八月中的 Lincoln 太陽熱力依舊。放在陽台上的檸檬羅勒盆栽在炙熱的空氣中枯黃了幾片葉子,顯得有點垂頭喪氣。早晨澆水時,我將這幾盆植物移至靠近窗邊的屋簷下,為它們遮蔽正午熱辣辣的陽光。
現在正值大學的暑假期間,蘇小妹不需要每天進學校,只要沒有會議的日子就可以待在家裡辦公。因此在他不需要去學校的早晨,我們兩人便一人一台電腦,各自展開各自的工作。偶爾我們會抬起頭,互相說兩句無聊的閒話;或是我站起來到廚房為自己倒杯茶時,順便也添滿他的杯子。
- Aug 15 Sat 2015 21:39
整樹風波
08-01-2015
每年春末夏初蘇小妹與我都會自己整修院子裡的樹。
今年春天發現前院的 Ash Tree 梣樹約三分之一部份枯黃,我們想把枯掉的部分修剪掉,但枯掉的樹枝十分堅硬,用我們的小鋸子鋸不動;屋子側面的楓樹枝葉太靠近屋子,也需要修理;再加上後院的 River Birch 水樺樹枝葉長得太茂密、雜亂,需要大修整。這些狀況已經超過我們兩個業餘園丁能夠處理的範圍,於是今年夏天我們決定請專業園丁幫我們修樹。
- Aug 12 Wed 2015 23:38
最美的風景
05-30-2015
五月份是大型研討會的高峰期,蘇小妹每年在這個時候通常會安排出差參加會議,我大多數都會陪伴他一起出門。於是這個五月我陪著蘇小妹花了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在外旅行開會,我們到土耳其、賽普勒斯,接著回到美國邁阿密附近的 Hollywood 海灘,又再到南卡的希爾頓黑德島。
當蘇小妹忙著開會時,我則忙著探索這些未曾到訪過的新世界。
- Jul 29 Wed 2015 11:19
發光的小屁股
07-28-2015
Lincoln 的夏夜裡,最讓我著迷的景象之一就是閃著微光的螢火蟲。因為台北長大的城市佬很難得見到螢火蟲。
這裡的社區在夜裡並不太明亮,我在自家院子裡見到的微微螢光,與遠處住家窗戶透出的溫暖燈光,相互輝映;讓黑夜裡的這幅畫,看起來既柔和又帶點活潑。
- Jul 17 Fri 2015 00:14
樂活
07-13-2015
悶熱的夏夜,蘇小妹與我一起到住家附近的書店吹冷氣兼看書。我在書店見到了一位面善的老太太在書店裡附設的 Starbucks 咖啡廳坐了下來。仔細一瞧,她是一位同在 Sheldon 美術館的導覽員同伴。
我曾經與老太太同桌吃飯,當時聊得很愉快。在 Sheldon 受訓練時遇見了,我們也會開心地打招呼,聊個幾句,算是熟人。同時,我很佩服這位老太太的精神,她雖然拄著拐杖行動不太方便,依然是熱心地參加 Sheldon 的各項活動。
- Jul 14 Tue 2015 11:18
網子裡與網子外
07-01-2015
每日早晨、黃昏巡視蘇吳農場是我夏日時的嗜好。我檢查土壤狀況,適當地澆水;拔除野草;修剪枝葉;把瓜豆類的藤蔓擺放在我為它們架起的樹枝上。我總是邊做著這些瑣碎的雜事,邊充滿愛意地凝視著小方圃裡的蔬果,期待蔬果們能按著時節生長,成為無所味廚房的新鮮盤中飧。
今天早晨,我又提著灑水壺到園圃。為番茄澆水時,我發現有一隻短耳野兔在園圃裡。我們為了預防野兔來方圃裡搗亂,在花床四周圍上了網子,而這隻野兔偏偏闖了進來。
- Jul 07 Tue 2015 21:51
2015 教堂籌款野餐會
06-13-2015
Wetmore 小鎮的天主教堂籌款餐會在這個星期日舉行,在只有兩百多人的小鎮,這是一個人人總動員的年度大活動。見教堂籌款野餐會 Church Picnic 。蘇小妹與我今年也來捧場,我們在星期六時就抵達農場。
蘇小妹一到農場,便趕緊換了工作服去幫忙擠牛奶。我到 Anita 家門前的老桑樹去採桑葚。這株長滿了甜美桑葚的老桑樹對我來說是如同寶山一般;對 Anita 他們忙碌的一家人來說,則是會弄髒地板的麻煩事,他們很少有時間及餘裕採集這些深紫色的晶瑩果實。
- Apr 30 Thu 2015 10:57
我的第一次導覽
04-29-2015
在 Sheldon 學習了近一年,我覺得到了該向前跨進一步的時候。我和指導員 Barbara 商量好,今天孩子們來 UNL校園參觀雕像時,讓我來為他們做主導覽,而請 Barbara 全程在一旁陪著我。如此,若遇到不能解決的狀況,我可以立即求救。
為了今天的導覽,我前一天就把預備講的話在家裡寫好了小抄,並練習著唸了好幾次。早上又提前一個小時抵達 Sheldon,先在我準備介紹的雕像路線打轉並練習。
- Apr 14 Tue 2015 06:29
尋春須是先春早
04-11-2015
前幾日春寒料峭兼細雨霏霏,在這又濕又冷的天氣,伏案敲擊鍵盤的我頂不住這樣的寒意,把收在櫃子裡的電暖器拿出來。在案前點起一盞蠟燭,端一杯熱茶,才覺得有了點暖意。
等到得這個星期,忽然雲開日現,暖陽裡,春意蒸騰地在空中喧鬧。
- Apr 12 Sun 2015 11:10
多工處理
03-25-2015
在小叔家期間,小叔熱心地介紹我們許多在加州算平常而在 Lincoln 難得見到的家鄉事物玩意。
例如台灣有一個電視節目:《請你跟我這樣過》。這是有關健康的綜藝節目,每集都會討論不同的養生保健主題。我在台灣時就很少看台灣的綜藝節目,搬到 Lincoln 後,更是和台灣脫了節。